同聲傳譯是各種翻譯活動中難度最高的一種翻譯,是世界流行的一種翻譯方式,世界上95%的國際會議采用的都是同聲傳譯的方式。隨著中國市場日趨國際化,我國與各國的貿易往來更為密切,促使社會對翻譯工作的需求日趨增加,各種國際會議應接不暇,由于粥多僧少,同聲傳譯正在成為緊俏的職業,被大家稱為含金量最高的“金領”之一。
職業介紹:同聲傳譯,又稱同步口譯,是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的情況下,近乎同步地準確完整地將其講話內容傳譯成目標語言的一種口譯方式,是一種受時間嚴格限制難度極高的語際轉換活動,它要求譯員在聽辨源語講話的同時,借助已有的主題知識迅速完成對源語信息的預測、理解、記憶、轉換和目的語的計劃、組織、表達、監聽與修正,同步說出目的語譯文。同聲傳譯的最大優點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證講話才作連貫發言,不影響或中斷講話者的思路,有利于聽眾對發言全文的通篇理解。
同聲傳譯是一個對個人素質要求很高的專業領域,除了中文、外文的功底深厚外,還需具備良好的心腦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辨析解意能力和高度的應變反應能力,相當的社會知識和世界知識,對金融、經濟、文化、制造、市政、環保等各個領域要有一定的認知度;會議前需要做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了解會議的背景、詳細閱讀會議文件、講稿和背景材料、列出詞匯表、背熟大量兩種語言的專業術語,和組織者、演講者溝通等;有很好的心理素質,上場時做到不緊張,能流暢地表達出來,包括用詞標準、翻譯迅速、表達易懂、語音語調好等,遇到突然情況能夠及時調整,能夠接受各種挑戰。
國際同聲翻譯協會(簡稱AIIC)是會議口譯這一專門職業唯一的全球性專業協會,成立于1953年,負責審查、認定會議口譯員的專業資格和語言組合,制定其職業規則、工作條件、道德規范和專業培訓標準,推廣會議口譯最佳實踐,并與聯合國、歐盟等國際組織開展集體談判以確定會議口譯員的待遇,等等。AIIC的會員身份被廣泛認為是會議口譯員的 最高專業認證。
現狀與前景:目前中國的同傳行業發展還處在行業發展的初期,類似于歐洲的20世紀50年代,主要由三類人員構成:一是自由職業者,二是國家部委的翻譯,三是大企事業單位的翻譯和高校教同傳口譯的老師,大多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些國際交往頻繁的大都市。同時,同聲傳譯的師資力量緊缺,國內僅有幾家外語院校對同傳進行研究生層次的培訓和招生,一些社會培訓學校開設有同傳課程。
同傳行業是自由、自覺、自律的一個職業,行業門檻高,不是你讀了研究生接受了相關培訓或者考了同傳的證書,就可以進入行業了。同聲傳譯的特點是講者連續不斷地發言,而譯者是邊聽邊譯,原文與譯文翻譯的平均間隔時間是三至四秒,最多達到十多秒,耳聽,眼看,手記,嘴說幾乎在同一時間進行,譯者僅利用講者兩句之間稍歇的空隙完成翻譯工作。加上很多演講人平時說話非常快,演講時又只顧及自己的演講內容或帶各地的口音,那些有意放慢速度照顧同傳譯員的演講者畢竟不是太多。因此,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非常高。
過硬的口譯技能,是需要在翻譯經驗豐富的“老”人指導下,經過系統學習、一連串嚴格訓練和實踐經驗積累的結晶,進行前期訓練是越早越好,最好不超過30歲。剛進入這個行業時應多找機會旁聽一些國際會議,看別人如何完成同聲傳譯,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逐漸發展成熟后與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同聲傳譯任務,甚至成為AIIC會員。加入AIIC不需要考試,實行的是更為嚴格的同行在工作中對你的審查,基礎是要到全日制的會議口譯專業深造兩年,取得高級翻譯學院的碩士文憑,參加工作后,做滿150天的國際會議,并時時遵守口譯學會專業道德規范,另外需找至少兩個以上的、會齡在5年以上的資深會員給你做保證人,保證人必須跟你在一個小組肩并肩工作過的。
優秀的從業背景、誠信與高質量的服務是同傳譯員高收入的三大保障。目前一組同聲傳譯的報酬通常在每天12000元人民幣,一般每組三人合作,每人每天可得4000元,上海則更高。對于優秀譯員更得到單位的青睞,每年工作的天數也會增加,年收入50萬或者更多也不足為奇。
據資料顯示,全球年翻譯產值達數百億美元,亞太地區占30%,中國市場約為200億元人民幣左右。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擴大和深入,國際會議越來越多,對同傳譯員的需求量將越來越大,展望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模式時,普遍認為高級翻譯也將向所屬和涉及的行業靠攏,將呈現專業化趨勢,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資料來源:《上海經理人》 中國翻譯協會)
Copyright @ 2005-2020 南京同傳翻譯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