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视频区-亚洲第一视频网-亚洲第一视频网站-亚洲第一视频在线-国内高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内国内在线精品视频

會議口譯譯前準備-行業動態-南京翻譯公司|翻譯公司|南京同傳翻譯公司-025-83805317
會議口譯譯前準備-行業動態-南京翻譯公司|翻譯公司|南京同傳翻譯公司-025-83805317

新聞資訊

會議口譯譯前準備

分享到:

      會議口譯作為一種職業在中國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歷史,而在西方,“口譯的職業化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1](P75)。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日益加深,社會各界對會議口譯這種 及時、高效的語言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媒體對有口譯譯員 參與的活動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而公眾對口譯譯員的關 注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人們在對口譯譯員的精彩表現大加贊賞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口譯作為一種高強 度、高難度的跨文化、跨語言腦力活動,其成敗與否在很大程 度上取決于口譯譯員的譯前準備程度。譯前準備充分的譯 員往往表現出色,而譯前準備不充分或者根本沒有準備的譯 員可能表現得差強人意,或者干脆就無法完成口譯任務,因 為口譯譯員始終都是一個“ 一心多用”的人,他不僅要認真傾 聽發言人的發言,而且要對發言內容進行分析,同時還要做 筆記,并在發言人結束發言之際,用目的語將發言內容迅速 地譯出,而同傳譯員更是要同時兼顧聽和說。在這一過程 中,譯前準備不僅可以“有效消除譯員在譯前和譯中產生的緊張情緒,緩解其口譯時承受的心理壓力”[2],激活相關知 識圖式,而且可以幫助譯員從容、鎮靜、出色地完成口譯任 務。因此,譯前準備既是口譯的一個“重要環節”[3](P59),又是譯員必備的基本功。譯前準備包括:
1. 熟悉口譯主題
    在中國,從事單一領域會議口譯工作的譯員寥寥無幾。譯員所要面對的口譯領域可以說五花八門、無所不包:科技、 商貿、經濟、政務、司法、藝術、音樂等等。僅以科技領域為例,它又涵蓋了諸多口譯主題,如生物技術、微電子技術、航 天技術、環保技術等等。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新事物、新發明、新現象、新術語更是層出不窮,這一切都為會議
    口譯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試想,一個對于IT技術完 全陌生的譯員,怎么能勝任電腦芯片設計研討會的翻譯? 一個對于光療法(Phototherapy) —無所知的譯員,又怎么能勝 任牛皮癬光療法最新進展報告的口譯?
    因此,在接到口譯任務之后,譯員應該及早熟悉口譯主 題。譯員可以向主辦方索取相關資料,如公司簡介、產品說 明、生產流程、日程安排等。同時,譯員還可以按圖索驥,自 己上網搜索補充資料,以增進對口譯主題的深入了解。例 如,筆者在參加一次校企合作談判時,由于事先了解到對方 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著名汽車企業,談判的主題是探討校企合 作的途徑,尤其是該校如何從專業設置上迎合企業需求,開 設訂單班,并定期向企業輸送專門技術人才。所以,在譯前 準備階段,筆者就對汽車生產流程和相關工藝做了了解,所 以當該著名汽車企業總裁在談到鈑金加工(Sheet Metal Processing)、車載電腦(Vehicle Mount Computer)、噴漆 (Painting)前多達10道工序的清潔流程時,筆者都能應對自 如。這不僅贏得了與會雙方的贊譽,而且也最終促成了該次 合作。再如,在一次創意產業創業論壇上,由于筆者事先了 解到其中一位嘉賓將就“創業不同階段如何選擇匹配的融資 方式及途徑”這一話題進行發言,所以筆者查找了許多融資 方面的資料。因此,當該嘉賓談到天使投資(Angel Invest¬ment) 、風險投資(VC,Venture Capital )、私募股權(PE,Pri- vate Equity)和首次公開募股(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時,筆者都能做到融會貫通、輕松應對。
2.講稿準備
    一般說來,講稿有寬泛和專業之分。前者如禮儀祝辭等,由于其中有很多套話和固定表達法,如“現在,我宣布……國際學術會議隆重開幕”、“祝各位專家、學者萬事如意、事業有成”等,通常經驗豐富的譯員都能駕輕就熟,所以即使 沒有講稿也能應對。而專業類講稿如主題發言、分會場報告 等,則往往是對某個主題的深人探討,所以,譯員應想方設法 向口譯活動的組織者、發言人索要相關講稿,包括發言稿、論文集、光盤等。在無法獲得上述資料時,譯員至少也應該要 求主辦方提供發言提綱(notes)或電腦幻燈片(PowerPoint)。 一家省級翻譯協會甚至明確規定,如果主辦方無法提供相關 資料,則拒絕承擔口譯任務。所幸的是,由于會展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會展口譯的準備工作也更加規范化了。譯員有 時不僅可以獲得完整的日程安排、會議指南,甚至還可以在事先得到裝訂精美的論文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獲得了講稿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 因為還可能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其一,發言人有講稿,但實際 發言時心血來潮,在講稿的基礎上做即席發言。出現這種情 況時,譯員如果事先巳經對講稿十分熟悉,則大可不必拘泥 于講稿,而完全可以大膽脫稿,認真聽譯。其二,發言人臨時 更換講稿。會議致辭一般要數易其稿,有時直到會議開始前 幾分鐘才最后定稿。所以,即使譯員拿到了講稿,也很可能 不是最新版的講稿;官方代表也很可能臨時決定不使用“代 擬稿”。在這種情況下,譯員應該處變不驚,根據前期準備的 講稿,沉著應變。其三,口譯任務臨時調整。比如,筆者曾參 加了一次化纖大會的口譯活動,該大會又分設了發展論壇、 滌綸論壇、高新論壇、粘膠論壇、中國經濟論壇、錦綸論壇、腈綸論壇等8個論壇。由于部分發言人因故無法出席,所以, 會議日程臨時做了調整,有的發言人提前發言,同時還增加 了部分發言人。由于負責這些發言人發言口譯工作的是其 他譯員,所以,筆者事先并沒有獲得相關講稿,而此時該譯員正忙于另一個論壇的口譯工作。筆者只好在發言的間隙抓 緊時間匆匆瀏覽了發言稿和相關的PowerPoint資料。雖然 只有15分鐘左右的時間,但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所 以,譯員不僅應該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而且在時間允許的 情況下,也應該對同一會議中的其他發言人的資料做個粗略 了解,以備不時之需。
3.術語準備
    國際性會議往往是相關領域最新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在這些會議中,新詞新語往往層出不窮,而參加會議口譯的 譯員往往又不是該領域的專家,因此,這也為譯員們提出了 新的挑戰,而術語的譯前準備也顯得格外重要。在筆者參加 過的國際性化纖大會中,一個發言人一上臺就說出了一長串 的術語:如碳纖維(carbon fiber)、PAN基碳纖維(PAN- based carbon fibers)、聚丙條腈(polyacrylonitrile)、瀝青基碳 纖維(pitch-based carbon fibers)、母體(precursors)、聚合和 坊絲過程(polymerization and spinning processes)、氧化箱 (oxidizing oven)、“大絲束型”碳纖維(large-tow type)、每單位密度的強度和模數(the strength and modulus per unit density) 。試想,如果沒有一定的術語準備,譯員一上臺就可能出現卡殼的現象,更遑論成功地完成口譯任務了。譯員不必要也不可能具備和專家一樣的專業知識,但是,必須掌握 足以理解和傳達報告內容的術語和詞匯。在通訊日益發達 的今天,譯員不僅可以查找專業書籍、參考書、辭典、往屆會議資料,而且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整理相關術語及對應譯文。譯員甚至還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術語數據庫”,在每次口譯任務結束之后,對數據庫內容進行更新。此后,在接到相 關口譯任務時,譯員就可以在平時積累的基礎上,在有限的 時間內進行強化記憶了。
    有些術語是以縮略語的形式出現的,這也是譯前準備的一項重要內容。眾所周知,國際會議報告人的時間短則20 分鐘,長則30分鐘,因此報告人尤其注重“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即簡明易懂)原則[4],而簡單易用的縮略 語無形中就成了報告人得心應手的工具。比如,在一次汽車 行業論壇中,報告人就使用了大量的縮略語,如ABS(Anti- Lock Brake System 防鎖死煞車系統)、ADS (Adaptive Damping System,可調式避震系統)、ALS( 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自動車身水平系統)、ASPS (Anti-Submarining Protection System,防潛保護系統)ASR (Acceleration Skid control System,加速防滑控制系統)、ASS (Adaptive Seat System,全功能座椅系統)等。
    還有一些通用類的縮略語,看似與會議主題并沒有密切 的關系,但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用得著。這類術語譯員也應該 熟記在心,臨場才能迅速做出反應。如ICBC(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工商銀行)、BOC(Bank of China, 中國銀行)、CPPCC(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中國政協)、CCPIT(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中國貿促會)、CIFIT (China International Fair for Investment and Trade,中國國際貿易 洽談會)、UNESCOC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
4. 了解服務對象
    口譯服務對象通常包括發言人、嘉賓、聽眾等,大型國際 會議的聽眾往往是業內人士。因此,譯員在口譯時應注重專 業術語的準確程度,因為國際會議將是他們把握業界最新動 態的窗口。而對于發言人和嘉賓,譯員應該盡可能獲得他們 的姓名、性別、職務、頭銜、服務機構、國籍等信息。如果有可 能的話,譯員應該在會議開始前向他們索取名片或上網查找 他們的履歷、服務機構等,以減輕現場口譯的壓力,尤其是防 止忙中出錯的尷尬。英語譯員尤其應該注意那些與英語發 音規則不符的人名與地名,如荒金兆典(Yoshinori Aragane)、佐野栄紀(Sano Sigetoshi)、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等。外交部翻譯戴慶利就曾經被“沙姆沙伊赫”這個地名難倒過,無論她怎么努力用英語發音規則拼讀這個地 名,她就是無法讓對方理解“沙姆沙伊赫協議”。[5]
    對于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含義的頭銜,譯員也應該小心謹慎。比如,現任美國國務卿賴斯曾經擔任過斯坦福大學教務 長(Provost),而在愛爾蘭,Provost則常用作“大學校長”之意,如圣三一大學(Trinity College)校長在英語里就稱為 “Provost”。同樣的,在翻譯圣三一大學校長時,我們也不宜 使用通用的大學校長譯名“President”。
    另外,譯員還應及早熟悉發言人的口音。參加國際性會 議的代表一般來自五湖四海,比如,筆者就曾經為來自阿拉 伯、安哥拉、巴布亞新幾內亞、比利時、奧地利、德國等國的專 家、學者擔任過口譯,其中有一名學者甚至中過風,他們千奇 百怪的口音確實給口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是,只要 在會議開始之前,譯員能夠找到發言人所在國的語音資料做 熱身,而且能夠積極參與會前的接待工作的話,相信還是可 以順利完成口譯任務的。
5.裝備準備
    或許有人會說,口譯就是口譯,何來裝備?其實不然。和許多工作一樣,口譯也需要特定的裝備,只不過這些裝備 非常簡單,無非就是筆記本、筆(特別是按壓式的圓珠筆)、通行證等等。然而,有些譯員恰恰是因為疏忽了這些而造成了 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有一位譯員在大會開始之際拿了兩張 打印好的譯稿到講臺上口譯,沒想到演講人臨時更換了稿 件,譯員只好在寫滿字的稿件上做筆記。雖然過程“有驚無 險”,但是足見口譯裝備的重要性。20世紀80年代曾擔任 過鄧小平英文翻譯的高志凱先生說:“我通常會在西裝的內 口袋里裝5支圓珠筆,三個筆記本,以備萬一。”“我必備兩樣東西:清涼油和風油精。會見前風油精涂太陽穴,清涼油涂鼻下,保持絕對清醒。”風油精倒未必,但是筆記和圓珠筆 確實是必不可少的。臨場之際找不到筆和筆記本,不僅徒增尷尬,而且也會影響口譯發揮。為了方便來回翻頁,英國外 交部首席翻譯林超倫先生甚至專門為口譯工作定制了“帶有 活頁圈的筆記本”。同樣,在某些重大口譯場合,通行證或口譯證也是必不可缺的。如果因為一時疏忽而被拒人 場,那就可能會對整場口譯產生惡劣的影響。
總而言之,譯前準備是會議口譯的必備環節,譯員不僅 需要“平時勤燒香”,而且還應該“臨時抱佛腳”,只有這樣才 能真正“有備無患”,從容應對復雜多變的口譯情況。

參考文獻:
劉和平.口譯理論與教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 版公司,2005.
張吉良.論譯員的口譯準備工作[J].中國科技翻譯, 2003,(3):13-17.
方凡東.好易學英漢口譯[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 司,2000.
王紹祥.口譯應變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04,(1): 19-22.
黃瀟.為國家領導人作翻譯,逼你進步——外交部英文 高翻戴慶利在暑期翻譯訓練營的演講[J].科技文萃, 2005,(11):113-114.
高志凱.給小平同志做翻譯[J].人事天地,2007,(11): 8-9.
林超倫.實戰口譯(學習用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 研究出版社,2004.

王紹祥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

《現場口譯服務質量標準》(試行)
希拉里的豁達與小氣

Copyright @ 2005-2020 南京同傳翻譯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16061228

在線咨詢

客服電話

025-83805317

微信咨詢

在線咨詢 電話咨詢